關於慈濟的緣起

雖然集千萬鈞責任於一身,荷人生苦難於一肩,卻看不出歲月鑴刻的滄桑與痕跡。恬靜莊嚴的臉龐,在寬大的灰色僧袍掩映下,益顯出風骨的蕭瑟;平行直視的眼光是那樣地穩健、和煦與堅毅。證嚴法師以慈悲喜捨的大願,起救苦救難的大行,在東台灣創建了千秋萬世的濟人志業。 從一九六六年起迄今,在他的引領下,從三十位信眾所組成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經過三十八年歲月的洗禮,如今奇蹟似地發展成為約有四百多萬會員的龐大慈善團體。這樣一個台灣本土性的佛教慈善機構,看似不起眼,在三十八年來卻締造許多動人的事蹟。
....................................................................................................................................................................
....................................................................................................................................................................
辭親修行,普愛眾
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兩個月出生的證嚴法師,從小非常懂事、孝順,十五歲時,母親因胃穿孔需要開刀,在五0、六0年代,開刀是很危險的。因此,法師向天祝禱並發願「願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茹素,為母親增壽祈福」,也許是孝心感動了天吧!母親的病奇蹟似的不必開刀,服藥而痊癒。 八年後父親因腦中風驟逝,給了他很大的打擊,探索父親的去處促成他接觸佛法的因緣。後來有一位友人指點他到慈雲寺去找住持修道法師。在修道法師的引導下,他重新思考自己生命的出路,接觸人生幸福的問題,最後形塑出一個想法:「女人不單單只是為一個家庭付出,女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承擔起社會責任;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全人類,把每個人愛家的心,擴展到社會上,普愛天下的眾生,這應該算是一種幸福吧!」從某個歸向宇宙生命大流的呼喚來講,「出家」皈依佛門,透過佛教宣揚慈悲大愛的念頭,似乎已在法師心底播下了種子。 幾度的離家棄俗不成,輾轉浪跡仍找不到棲身靜修之所,時而台北、台中、台東四處掛單,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普明寺安住下來。一九六二年秋,他二十五歲,沒有剃度師父,自行落髮,靜靜踏上僧侶修行的生涯。
 

▲回最上層

巧遇良師,艱苦修行
一九六三年二月,他隻身到台北市臨濟寺準備受戒,卻因沒有剃度師父而無法報名。戒場報名截止前一個小時,由於到慧日講堂請購《太虛大師全集》的因緣,巧遇印順導師(繼太虛大師後主張人間佛教,台灣比丘界第一位以論文獲得日本大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的學問僧),至為驚喜,並以一顆謙卑恭敬,姑且一試的心,請求拜印老為師,想不到竟獲導師應允,證嚴法師喜出望外。由於時間緊迫,印順導師在簡單的皈依儀式中對證嚴法師開示說:「你我因緣殊勝,我看時間來不及了,但是既然出家了,你要時時刻刻為佛教、為眾生啊!」並且馬上為他取了法名──「證嚴」字「慧璋」。行了簡單的皈依禮,即儘速趕到臨濟寺報名,順利地受了三壇大戒。三十二天之後,證嚴法師返回花蓮,就在普明寺後方,由當時佛教大德許聰敏老居士發心,為他搭建的一間簡陋的,十尺十二尺見方的木板小屋修行,日夜於屋內誦經、抄經、拜經、燃臂供佛,少食少眠、精進用功,過著清修的生活。 一九六四年春,法師開始在花蓮慈善寺講授地藏經,因而與最早四位隨他出家的弟子結下師徒之緣。法師為自己的修行生涯立下不化緣、不做法會、不趕經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修清規。法師及追隨他修行的僧眾們,堅持自給自足,過著簡單的清修生活。一九六五年農曆春節後,他們開始在普明寺後的五分地耕種花生,還到工廠拿原料加工,買水泥袋,然後把水泥袋拆開擦拭乾淨後,改糊成小紙袋,再賣給飼料店或五金行,或者將裁縫店不要的碎布拿來縫製成嬰兒鞋,以貼補生活所需。

▲回最上層

悲心的觸動
一九六六年法師到一診所探望其弟子胃出血開刀的父親,從病房區走出來看到地上有一灘血,但是人呢?人到哪裡去了?旁邊有人說:「抬走了!是一個山地婦人小產,由四個年輕的山胞從豐濱輪流抬著,走了七、八小時的山路,才到這裡,因為繳不起醫療費與保證金,所以又抬回去了。」不可遏抑的悲痛在年輕法師的心裡,排山倒海地撞擊著,他想著:不知道是兩條命還是一條命?是活還是死?難道這就是生命的無奈嗎? 法師出家本來是為逃避名利,但此時此刻,對於「金錢」似乎有了新的詮釋───錢可以用來救人。    但是光有錢,如果不能及時,一樣救不了人;他突然頓悟到佛教那句話:「千手千眼觀世音,救苦救難活菩薩」,假如每個人都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腸,那麼五百人散播在各個角落,不就有千手千眼可以及時救苦救難?於是一個嶄新的,不同於傳統佛家修行的意念,在他心底扎了根??要組織一個五百人的團體,成為一尊活生生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以出世的精神來作入世的工作。 沒多久,花蓮海星中學有三位天主教修女,來向法師傳教,他們談到彼此的教主、教旨、教義,把天主的博愛與佛陀的慈悲提出來研究討論。修女在臨離去前,卻提出了一個問題:我今天終於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動含靈一切的生命,確實很偉大,但是,雖然天主的博愛只是為全人類,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而你們佛教有嗎?法師心情頓時沉重起來,因為佛教徒本就有一種謙虛的觀念,都是為善不欲人知,大都各做各的,常以隱名氏的方式進行。其實它潛藏的力量很大,只是沒有組織罷了。修女的話觸動了他的靈機,也加強了他的信念,他決定把這些力量組織起來,從救人做起。 一九六六年一個濟世團體的雛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就在法師與四位出家弟子和三十位信徒的願心下組織起來了。最初的作法,是由四名弟子和兩位老人家,每人每天加工增產一雙四元的嬰兒鞋,一天增加二十四元,一個月平均多七百二十元;而三十位信徒,則是在不影響生活的情形下,每天節省五毛菜錢,以作為急難的救助金。 這五毛錢,看似微薄,但其中所蘊涵的學問和實際的力量卻超乎想像。 最初法師利用屋後的竹子,鋸成三十個存錢筒,發給信徒一人一個,且堅持要他們每天存進五毛錢。信徒們覺得奇怪:為什麼不乾脆每個月繳十五元呢?法師說:「不奇怪,我希望你們每天提起菜籃即投入五毛錢,臨出門前就有一顆救人的心,節省五毛錢,即是培養節儉的心與愛人、救人的心,兩個心存一筒,力量是很大的。」於是這三十個人,每天提起菜籃到菜市場,逢人便歡喜地宣揚,「我們每天要存五毛錢!我們有一個救濟會,我們要救人!」「五毛錢也可以救人?」消息不逕而走,參與的人愈來愈多,千手千眼發覺苦難的功能也很快地發揮了;第二個月他們便救濟了一個大陸來台、孤苦無依的老太太,每天有人送飯給她,為她清理環境,直到她往生後安葬為止。一樁艱辛、偉大的濟世工程就這樣默默地開展了,那年法師二十九歲,距離正式出家,也只不過四年光景。 此時,有許多信眾要求皈依,法師為了讓慈濟功德會能招募更多有心的會員,提出兩項基本條件:一、要皈依的人必須做「慈濟功德會」的會員;二、皈依的會員,要實際負起「慈濟功德會」的社會救濟工作。

▲回最上層

濟貧教富,理事圓融
「誠正信實」是慈濟的基本精神,也是法師月明風清的生命襟懷與做事態度。而教富濟貧則是慈濟工作的宗旨,在事的方面是救貧,在理方面是教富。「教富」是一分怎樣的理念與愛心呢? 在法師的眼中,眾生平等。法師說:「我相信佛陀說的人性本善。每位眾生和我都是一樣,佛有多大的愛心、慈悲心,眾生就有多大的愛心與慈悲心;佛有多大的智慧功能,眾生就有多大的智慧功能。人之所以把錢緊守在荷包裡,不肯拿出來救人,是凡夫心使然。但是他同樣含藏有一顆與佛陀同等的慈悲心,只要予以啟發,就是一種最善良的心境,最真實的快樂。 一般人總以為有錢就是幸福,因為窮人難免貧病孤苦。殊不知富有的人更需要讓他了解布施比接受更有福。身病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病,人身如一棵芭蕉樹,一層一層的剝,到頭來都是空的。只有真實恆持的慈悲喜捨,才能獲致世間最美的境界;所以教富即是一種人心的淨化。」 法師以誠正信實的處事原則,把社會大眾捐獻的善款,涓滴不漏地全做了利益眾生的事。「佛教是理,慈濟是事」,藉事顯理,以事啟發,回歸於理。許多年來,那股偉大的宗教情操,感召了無數人;上至豪門巨富、學者專家,下至販夫走卒,在建醫院的消息披露後,無不盡心竭力地護持慈濟這項創舉。法師說:「富有的眾生要啟發,貧窮的眾生要救濟,平等沒有差別。」

▲回最上層

輸送養分的莖
如果慈濟是人間綻放的蓮花,那佛法是它的根。法師從佛法中體悟「慈悲濟世」的理念,則是這朵蓮花的莖,而法師及他的信眾(四百多萬的會員)將體驗的道理實踐出來,就是蓮花的花與果。娑婆世界、現實社會就是慈濟世界的道場。當今的台灣是個多元價值體系的社會,每個人須能接納不同的價值觀,彼此尊重、相互扶持,社會才有和諧可言。慈濟的各項志業,是眾生平等、一體尊重的,在三十六年不間斷地努力與耕耘之下,慈濟的腳步從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國際賑災、骨髓捐贈到環境保護和社區志工,形成了台灣愛心奇蹟的「一步八腳印」志業網。

▲回最上層

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

 
.....................................................................................................................................................................

Copyright c 2008 Buddhist Tzu Chi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