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言:
近年來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以及腎臟疾病等屢列國人十大死因當中,而這些疾病都與動脈血管硬化息息相關。有許多研究顯示感染在動脈硬化造成的腦梗塞或心肌梗塞過程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紹動脈硬化形成的病理機轉及各種感染與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的相關性。
2. 動脈硬化的形成過程:
動物實驗發現在動脈硬化形成早期,低密度脂蛋白與纖維蛋白原聚集沉澱在血管內膜上後而形成斑塊,接著單核球貼到血管內膜,在胞漿素(cytokines)影響下與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細胞,而泡沫細胞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動要成分。又巨噬細胞會分泌血小板成長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及蛋白質分解酵素,造成動脈平滑肌細胞的增生、斑塊成長斷裂和腔內血栓。雖然高齡、男性、吸煙者、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糖尿病是動脈硬化的高危險因子,但是是什麼原因引發動脈硬化的形成過程至今仍不清楚,推測可能與感染伴隨的發炎有關。
3. 感染與腦梗塞:
有許多的感染是因為致病菌直接在中樞神經系統引發宿主免疫反應,造成血管壁發炎,而導致腦梗塞,如細菌性心內膜炎、腦膜炎、梅毒、肺炎、肺結核和菌血症等。研究指出缺血性腦中風與一些非特異性的感染也有關係,如細菌性呼吸道感染所造成的發燒,經常發生在腦中風前1個月內,且此發燒性的感染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一個獨立性危險因子。為何發燒性的感染會引起腦中風,可能跟感染引發胞漿素、纖維蛋白原增加,C蛋白及S蛋白活動性下降,而產生前凝血狀態有關。
4. 感染與心肌梗塞:
呼吸道感染常發生在心肌梗塞之前,但兩者的相關性未被確定。有研究報告指出罹患心肌梗塞與感染了濾過性病毒中的科沙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單純性售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有關,感染單純性售疹病毒的內皮細胞,會失去表面乙醯肝素(heparin)、血栓調節素(thrombomodulin)、合成前列環素(protacyclin),以致促成血栓形成。又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與心臟移值後的心臟排斥、冠狀動脈疾病及動脈硬化有關,其機轉為巨細胞病毒會改變脂質代謝、引發抗原抗體免疫反應、損傷血管內膜、及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另外一種與心肌梗塞有關的感染性疾病是川崎氏病(Kawasaki's
disease),川崎氏病是一種小孩黏膜皮膚淋巴結症候群,輪狀病毒(rotavirus)是可能的致病菌,此病毒會造成冠狀動脈炎,進而導致心肌梗塞。
5. 牙齒發炎與梗塞:
蛀牙和牙周組織炎常由變異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及厭氧菌所造成,長期感染這些細菌而造成的不良口腔衛生是導致細菌心內膜炎和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又50歲以下男性的腦梗塞病人常在腦中風前一個月內,曾發生厲害的牙齒發炎症狀。可見牙齒發炎有助於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
6.肺炎披衣菌與動脈硬化:
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是導致呼吸道感染常見的原因,占社區肺炎的5%至10%,曾在軍隊裡造成疾疫流行。65%心肌梗塞的病人其肺炎披衣菌抗體上升,而在對照組裡只有2%的人抗體上升。研究指出肺炎披衣菌的慢性感染與心肌梗塞的相關性,大於急性感染與心肌梗塞的相關性。又Melnick(17)指出頸動脈粥狀硬化的成人,73%曾感染肺炎披衣菌,無頸動脈粥狀硬化者,則63%曾感染肺炎披衣菌,經統計分析校正後動脈硬化的相對危險度為感染肺炎披衣菌者是無感染肺炎披衣菌者的2倍。
7.幽門螺桿菌與梗塞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種尿素瓷陽性、革蘭氏陰性的桿菌,近年來發現幽門螺桿菌與累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有關。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患比陰性的病患易罹患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與腦中風。
8.感染在動脈硬化中的可能機轉
許多機轉可解釋感染與動脈硬化間的關係,如感染引發過凝血狀態、造成動脈壁的傷害、改變脂質的代謝等等。以前認為細菌性心內膜炎引起的腦中風來自心瓣膜脫落的菌性栓子(20),但在無細菌性心內膜炎的菌內症病患,仍舊具有腦中風的高危險性,其原因來自於感染引起的血漿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VIII、血栓球蛋白(thromboglobulin)、抗牛心脂素抗體(anticardiolipin
antibody)、血栓烷(thromboxane)等的增加及抗凝血媒素III (antithrombine
III)的降低,以致造成血小板凝集及過凝血狀態。又由細菌感染引發的胞漿素及白血球黏附分子(leucocyte adhesion
molecule)會促進新血管增生、粥狀斑塊形成,增加凝血活性。另外感染對脂質代謝也有影響,胞漿素可抑制脂蛋白脂瓷(lipoprotein
lipase),使血中脂質上升。細菌內毒素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產生自由基,自由基與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複合體,此複合體對血管內皮細胞具細胞毒性並促進斑塊形成。
9.結 語
動脈硬化的形成過程複雜,受許多因素影響,感染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因素,若感染與動脈硬化的相關性能確定證實,或許將來可經由口服抗生素、注射疫苗、改善口腔衛生等方法,降低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的發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