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分成第一期到第四期
- 第一期:腫瘤位於攝護腺體內,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發現病灶。
- 第二期:腫瘤侷限於攝護腺體內,但仍以由肛門指診發現病灶。
- 第三期:腫瘤己穿出攝護腺被膜之外,或己經侵犯到鄰近組織,如儲精囊。
- 第四期:己擴散到骨盆腔的淋巴結及身體其他器官(如骨頭)。
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包括了:積極追蹤/觀察等待、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荷爾蒙療法及化學治療,有時候病人會同時接受兩種以上的治療。由於攝護腺癌的治療有時會影響性行為、排尿,以及一些其他的身體功能,所以除了以疾病期別、病人年齡及病人身體狀況考量外,還需尊重病人自己的選擇。
在知道如何做治療的選擇前,需知道一個與攝護腺癌病理分級有關的格里森分級系統(Gleason grading system)。Gleason system是將腫瘤標本置於顯微鏡下,依據它們分化的成熟度來分類為1~5級,分化最成熟的為1級,分化最不成熟的為5級。但考慮攝護腺癌的多發性,為能客觀的評估出疾病的預後,因此有了Gleason score的評估方式,它是先找出攝護腺癌組織切片中,病灶面積最大的格里森級數,及第二大病灶的格里森級數,再把這兩個級數加起來,就等於這個病人的Gleason score,Gleason- score在7以上的病人預後明顯比Gleason score在6以下的病人來的差。
◆ 第一期、第二期 |
如果預估病人的生命存活小於10年,譬如說患者是年紀很大的老人家,這樣的病人我們可以採取觀察的方式,不急著做治療。但如病人身體狀況良好,預期生命存活很長的話(例如10年以上),則建議病人做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或放射線治療。 |
◆ 第三期 |
這類的病人建議做攝護腺根除手術加上淋巴結清除術,或是做放射線治療或荷爾蒙治療,或者兩者合併,如果是高齡的患者,建議可以採緩和的觀察等待、賀爾蒙治療或放射治療。 |
◆ 第四期 |
對於有遠端轉移的第四期病人,荷爾蒙治療將是其主要的療法,有時再以放射線治療來對付因癌腫瘤在身體各處引發的疼痛等問題,以提高病人生活的品質。 |
現代科技的發展為攝護腺癌的治療開創了一個新紀元,藉由許多不同的治療方法,提昇了早期攝護腺癌的療效。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己經決定接受某一治療方法後,切勿患得患失;必須勇往直前,完成醫師所計劃的整個療程。任何方法的療效,在醫學報導上純屬統計數字,絶無百分之百的保證。若自己不幸成為失敗例子,最有益的還是往以後步驟著想;為過去所做的決定而後悔以至於怨天尤人,不僅於事無補,也可能影響到日後該如何處理復發的癌症之正確判斷。
|
手術治療 |
|
傳統開刀方式為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在下腹做一個小切口,切除的範圍包括攝護腺、儲精囊和一部份尿道及鄰近淋巴結。除此,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也都是目前許多醫師運用的手術方式工具。
一、手術後合併症 |
攝護腺癌手術的風險和一般手術並無太大差異,主要有:心肌梗塞、肺栓塞、出血、感染、麻醉藥物或是其他藥物使用風險、死亡風險等等。除了一般手術風險之外,攝護腺手術也可能會造成尿失禁或是勃起功能障礙。
- 勃起功能:
病患手術後的勃起功能主要取決於他的年紀、手術前的性功能、腫瘤的位置等等。在腫瘤沒有侵犯神經的狀況之下,醫師會盡可能地保存勃起相關的神經,但還是有手術後勃起障礙的可能。一份國外研究顯示攝護腺癌手術後約有 43% 的病患仍可保有勃起的功能。
- 尿失禁:
尿失禁的程度可從輕微到嚴重,像是只有在激烈運動的時候出現尿失禁或是有可能需要穿著紙尿褲等不同的狀況。接受達文西手術的病患約 84%~97% 會在兩年內較為恢復。
|
二、手術後的照顧 |
- 大部份病人在手術後第 1 或第 2 天即可進食。
- 偒口的引流管會將腹部內的血水及淋巴液引流出來,當引流管內的引流量連續 2 天少於 50 cc就可拔除。
- 由於在切除攝護腺後,膀胱和尿道要重新縫合,所以術後病人會有留置的尿管,需放置約 3~14 天,等尿道的傷口癒合才拔除。
- 一個月內避免久坐,以免壓迫傷口。
- 當傷口漸漸恢復,為了緩解尿失禁的困擾,可以做一些骨盆腔括約肌運動,經由收縮與放鬆的運動,增強尿道肌肉的收縮能力,以改善漏尿情形。
|
骨盆腔括約肌運動 |
作法:
快速的收縮肛門肌肉。肚子、大腿、臀部放鬆,向解便剛結束時肛門自動內縮,且陰莖會稍微舉起的感覺,收縮時維持呼吸正常,默數到5後,再慢慢放鬆。十次為一組,每次做四組,然後逐漸增加數量。可以試著將手放在腹部,或是一邊說話或呼氣,一邊收縮肛門,來確定是否達到目標。
|
|
|
化學治療 |
|
一旦荷爾蒙治療沒有效果,有些醫師會考慮使用化學治療,一般需要在荷爾蒙治療停止後約1~4個月後才會開始。臨床上常使用的藥物包括有Mitoxantrone、Taxol、Etoposide 及Estramustine等。 |
|
放射線治療 |
|
放射線治療無論是在攝護腺癌的局部控制率或病人的存活率上,效果和外科手術切除所能逹到的效果接近,但針對某些中期或高復發風險的病人,必須合併使用賀爾蒙藥物治療。
一、三度空間立體放射線治療(3D CRT) |
屬於體外遠隔放射治療的一種,除了擁有三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的優點(可選取最合適治療角度)外,還能利用電腦計算出精確的劑量分布。在治療時,隨時靈活調整個方位的放射強度,使劑量順著腫瘤的形狀分布,每個照射角度的照野中劑量不同,將高劑量集中於腫瘤,減少正常器官的照射,所以逐漸被應用在攝護腺癌放射治療以減少直腸傷害。 |
二、強度調控式放射治療(IMRT) |
運用最新發疹的「反向性策畫」,利用電腦來自動計算出精確的放射線劑量分布,並在治療時,隨時調整放射強度,使劑量順著腫瘤的形狀分布,可更精準減少正常組織的破壞、減少副作用,提高輻射劑量與腫瘤控制率,但需要數週約40次的療程。由於他適用於傳統的直線加速器,已逐漸成為放射線治療的主流。 |
三、影像導引放射治療(IGRT) |
為避免放射線誤差,會在攝護腺打入金屬當作記號,每天治療前先拍X光,用影像合成來校正一位,減少誤差,也有不打入金屬而以電腦斷層來做校正的方式。在各醫院中的「螺旋刀、銳速刀、諾力刀、電腦刀」都是廣義的影像導引放射治療。 |
四、粒子放射線治療(Particle Radiotherapy) |
質子、重粒子在生物體內的劑量分布,和傳統放射治療所用的光子不同,特性在於可將劑量集中於某一深度,順著腫瘤的形狀分布,使周圍組織維持在極低的劑量下。因此可以得到比立體順行照射更精確的治療效果。 |
五、近接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 |
通常是在開刀房裡麻醉的情況下,將具輻射之物質放在攝護腺中,做短距離的照射。 |
六、荷爾蒙和放射治療 |
由於雄性荷爾蒙對於攝護腺癌有著煽風點火的作用,所以用以抑制雄性荷爾蒙的藥物紛紛出籠,並有些被發現可以抑止癌細胞生長。臨床實驗證明,對於有二期以上腫瘤期別的病人,先用這些荷爾蒙藥物兩三個月,再給予標準的放射線治療合併荷爾蒙治療,確實可以增高這些病人的存活率。
治療副作用 |
攝護腺癌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可概分為隨著療程出現的短期副作用和治療結束後追蹤中的出現的長期副作用。
短期副作用多出現在放射療程的第三至第四周,累積了相當劑量後的反應。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骨盆腔內腸道受放射照射後產生的腹瀉與腹絞痛,臨床醫師會配合給予口服藥減緩症狀。其次是肛門附近的皮膚發炎反應,來自於放射線對攝護腺鄰近的肛門部位的影響,可以配合類固醇類藥膏的敷用來減輕不適。再者是間斷出現的解尿灼熱感或輕微疼痛,來自於放射線對尿道的反應,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鼓勵多喝水多解尿,偶爾配合藥物的使用,以促進尿道細胞的代謝更新。這些短期反應多在放射療程結束後,一至二週逐漸減退消失。
長期副作用則來自於療程結束後數月至數年間,受放射線影響的正常組織無法完全復原,特別是較常見的直腸黏膜傷害和次常見的膀胱炎,會出現解便或解尿的帶血症狀,但在現今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下,出現的機會己大幅降低。
|
|
七、冷凍治療 |
治療方式是從會陰部插入約 4~8 針之冷凍治療探針,以極低溫冷凍攝護腺與儲精囊來殺死癌細胞,過程約 1.5~2 小時,出血量極低、也無傷口,治療隔天即可出院。適合年紀大、體力不佳,擔心手術風險的病人,但治療仍可能會影響性功能。目前此治療需自費。 |
八、超音波聚能治療(微創海福刀) |
將超音波探頭置入直腸,藉由震盪加熱原理,以超音波能量燒灼攝護腺,使局部組織凝固性壞死,殺死癌細胞。無傷口、麻醉時間短,能大幅提升安全性和降低副作用。術後只需住院一天,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現尿失禁、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副作用。適合早期、有心血管疾病、高齡、不適合承受大手術風險、就醫不便之患者,目前此治療需要自費。 |
|
|
荷爾蒙治療(ADT) |
|
荷爾蒙治療的原理,是盡量減少體內攝護腺癌的生長因子雄性激素,讓癌細胞得不到生長所需的男性荷爾蒙,進而影響它的成長,通常用於晚期攝護腺癌的病人。
一、睪丸切除術: |
傳統上將兩側的睪丸切除,就可大幅度下降雄性激素,但施行睪丸切除術常會造病人有被閹割的恐懼,而使男人心中有嚴重的挫折感。現在有許多藥物具有同樣的功能,不願意接受睪丸切除之病人仍可換用此類藥物。 |
二、雌性素: |
就是女性荷爾蒙,病人服用後會抑制睪丸製造雄性素,目前以Diethylstilbestrol(DES)的效果最好,但長期服用會增加心臟血管病變的發生,易導致心肌梗塞及血栓等副作用,所以這種療法對於有心臟病史的病人並不合適。另外還會有男性女乳化、失去性慾、性無能等副作用。 |
三、黃體素分泌激素同類物: |
由於睪丸所產生的雄性激素是由下視丘所分泌的促黃體素分泌激素(LHRH)所控制,因此只要壓抑LHRH就可逹到治療的效果。目前較常被使用的藥物包括Leup-lin、Zoladex等。一般會有全身潮熱、盜汗、失去性慾、性無能等副作用,開始使用的前一、兩週會加重轉移性腫瘤所引起的症狀,如骨頭疼痛或神經壓迫等症狀。 |
四、雄性激素阻斷劑: |
雄性激素阻斷劑的原理,是阻斷雄性激素與其受體之結合。目前較常被使用的藥物 : Flutamide 、Cyproterone aetate、Bicalutamide等。會有噁心、嘔吐、腹瀉、男性女乳化、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 |
|
在傳統社會中,許多男性的角色權力來自於其生理構造的優勢,包括:較為強健的體格與終身的生殖能力,攝護腺癌及治療所造成的副作用對男性無疑是一種生理與心理的重大傷害。罹患攝護腺癌後,許多病人不只生命受到威脅,攝護腺癌疾病本身以及治療產生的副作用,也會對病人的心理產生重大衝擊,許多人因此覺得自己不再是「男人」,不再有能力,甚至為此拒絶治療。
以下就身體心像(因外觀改變而造成心理的衝擊)、生殖能力與家庭權力配置以及個人生命週期任務四方面來看攝護腺癌對男性的社會心理衝擊。
|
身體心像 |
|
因攝護腺癌而接受睪丸切除的病人不在少數,由於男性賀爾蒙下降,病人會出現性功能障礙。自古以來,「性」一直是男性自我價值與概念的重要來源,亦是「能力」的重要指標。猶記得一位六十來歲的攝護腺癌病人得知將接受睪丸切除術時,毅然決然的拒絕了這項醫療計劃,因為他不能接受自己不再是「男人」。故當因病人因為疾病、治療而喪失性象徵或性能力時,其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也開始喪失,將性無能概化成為「無能」,不管在工作、家庭、人際關係上都可能因為身體心像的改變而產生障礙。
|
|
生殖能力 |
|
對男性而言,傳宗接代是社會、家庭賦予他們的重要任務與責任,尤其當問題是出現在男性自己身上時,其所承受的壓力不可謂不大!目前攝護腺癌的主要族群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這個階段大多己經完成生育的任務,故生殖能力的議題對病人的衝擊在這個階段似乎緩解了不少。
|
|
家庭權力配置 |
|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成熟男性一直扮演著最有生產力的角色,經濟來源者、重要決策者、規則制定者等,當這位成熟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進而影響其對身體心像的知覺時,十分容易喪失過去扮演工具性角色(instrumentalrole)的能力,而這些工具性角色都家庭權力結構中較上層的、權力的喪失同樣影響病人的自我看法,容易產生自我價值感低落。
|
|
個人生命週期任務 |
|
如前所言,罹患攝護腺癌的病人多為六十歲以上的男性,從Erickson(1963)的心理社會理論來看,此階段的主要任務與危機是統整 / 絶望,死亡原本就是他們此階段要面臨的議題,但疾病更加速了他們處理這個議題的速度與複雜度。因為生命週期與疾病的交互作用,使病人與成年子女的角色顛倒,病人必須學習依賴、學習扮演被照顧者的角色、學習適應接受成年子女的協助。
|
當家庭穏定地在常軌上運作時,家庭的支持度與來源皆足夠,病人也會因為家庭支持系統健全而使得疾病適應問題程度減到最低。最後,從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對一個一輩子習於扮演「巨人」的男性而言,疾病是讓您學會如何表逹需求的好機會。別忘了,勇於承認自己是有限制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在攝護腺癌這個疾病中,PSA這個英文字還真是不可不記住。在歷經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或仍在做荷爾蒙治療的病人,PSA除了可以被用來篩檢攝護腺癌和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外,更可被用來衡量治療後是否有腫瘤復發的跡象,所以定期的追蹤PSA便成了日後評做疾病進展一個很重要的依據了。
無論是經過開刀或放射線治療,假如PSA在一段時期後開始上升(尤其是持續性地上升),就表示癌細胞可能又回來了,不管是在局部復發或轉移到其他器官。當然除了簡單的抽血檢驗PSA外,定期的肛門指診更是重要的。
一般而言,經由治療的第一期攝護腺癌病人,有近90%的5年無病存活率,及近80%的10年無病存活率。而第二期的攝護腺癌病人,也有近80%的5年無病存活率,及近75%的10年無病存活率。對於第三期的攝護腺癌病人,更有近40%的5年無病存活率,及近20%的10年無病存活率。(註:無病存活率是指沒有腫瘤再發跡象的期間)整體而言,只要能即時掌握治療機會,這個疾病的預後都還算不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