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醫療團隊
◎ 治療方式
◎ 腫瘤轉移資訊
◎ 其他
 
小知識
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全國癌登資料顯示,2020 年膀胱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 1.99%,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 2.12%。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11 位、女性為第 16 位;死亡率的排行於男性為第 11 位、女性為第 14 位。2020 年初次診斷為膀胱惡性腫瘤者共計 2,428 人,占泌尿器官的 41.76%;當年死因為膀胱惡性腫瘤者共計 1,065 人。
  • 膀胱癌好發的年齡為 50~70 歲之間。
  • 自民國 74 年以來膀胱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 男性膀胱癌的發生率遠多於女性,約是女性的 3 倍。
  • 最容易罹患膀胱癌的民族,以白人最高,其次為黑人與拉丁民族,而中國人之發生率則屬中等偏低。
  • 引起膀胱癌的主要原因可能與工業產物及人工色素有關。
為什麼會發生膀胱癌?
關於膀胱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到目前為止並不完全清楚,但醫學界認為下列幾個因素可能與這個疾病有密切的關聯:

◆ 抽煙
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膀胱癌患者為吸菸者,男女比率約為三比一,雖然兩者之間的致病機轉並不清楚,但吸菸者得到膀胱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2~3倍之多。
◆ 年齡
好發於年老的人,一般在 40 歲以下者較少會得病。
◆ 種族
好發於白種人,亞洲人一般較少。
◆ 職業與環境
與長期接觸一些人工化學染劑(如染髮劑)、染料、皮革、橡膠類物品、以及使用某些藥物有關。例如苯胺色素工廠工作的工人,膀胱癌發病率為平常人的 30 倍。此外,烏腳病流行地區也有較高的膀胱癌發生率,一般認為與居民長期習慣引用含砷量高以及某些螢光物質(phthalate ester)含量高的深井水有關。
◆ 長期的膀胱發炎、刺激與感染
例如反覆的膀胱炎,膀胱結石以及某些寄生蟲的感染,像是血絲蟲病等。

確診前檢查

膀胱癌有什麼症狀?
由於位置的關係,膀胱癌初期多半無法直接被觸診到。常見的症狀分述如下:
1. 血尿:
最典型的膀胱癌症狀就是血尿,特別是無痛性的血尿。是因為發生癌症病變的組織壞死或血管糜爛而引起的出血,約80%的膀胱癌病人都是因為出現血尿症狀才接受檢查。血尿會持續或反覆發生,顏色也會因出血量的多寡而呈現鮮紅、暗紅、以及深褐色。通常初期的病人血尿情形大多呈斷續性,就是症狀出現數天之後又會消失數週或數月,因此常常會被忽略掉。
2. 頻尿、解尿困難、解尿疼痛、尿急與尿液滯留:
如果癌細胞侵犯到膀胱頸部時,就會出現這些症狀。另外,尿液中有時會有脫落的組織碎片、肉團或血塊的的排出,有時也會有膀胱出口阻塞的症狀。
3. 膀胱炎、上泌尿道感染:
已有證據顯示,經常發生膀胱炎是膀胱癌的危險因子,症狀為頻尿、尿急、小便疼痛,甚至有血尿的情形。上泌尿道感染的症狀為發燒、畏寒、排尿有燒灼感,有時腹部兩側的腎臟部位有疼痛的情形。
4. 當腫瘤侵犯到輸尿管開口,或因後腹腔內的淋巴結腫大而壓迫到輸尿管時,會引起輸尿管的阻塞,出現腰痛進而產生腎水腫或腎衰竭。
如何確定得了膀胱癌?
1. 身體評估檢查:
包含男性經直腸內觸診以及女性經陰道內觸診,以發現膀胱壁上有無腫瘤的形成。
2. 尿液細胞學檢查:
藉由採取至少三次以上的新鮮尿液,再將尿液收集離心,沉澱後進行抹片,檢視是否有癌細胞存在。此為目前篩檢膀胱癌重要的診斷及追蹤依據。
3. 超音波檢查:
腹部的超音波掃描檢查,對於膀胱周圍的外型,以及膀胱腫瘤的大小和位置,也可顯現出來。
4. 靜脈或腎盂攝影檢查:
由靜脈將顯影劑注入體內後,再以X光來檢查泌尿系統包含腎臟、輸尿管,以及膀胱有無異常的影像。
5. 膀胱鏡檢查:
清楚的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並將懷疑異常的地方直接做切片送檢已確定診斷。當尿液細胞學檢查有異常,或懷疑有膀胱腫瘤時,可利用膀胱鏡經由尿道進入膀胱。
6. 經尿道超音波檢查 (TUS):
這項檢查是使用高頻率的超音波探頭來貼近膀胱內腫瘤,可以清楚測出腫瘤侵犯的程度,並作為提供作為治療的依據。
7. 電腦斷層攝影(CT)及核磁共振攝影檢查(MRI):
電腦斷層攝影可針對膀胱及周圍器官以電腦化X光的橫斷面攝影方式,對腫瘤大小、膀胱壁侵犯程度、膀胱外組織是否已有侵犯、淋巴結是否轉移等現象,作一了解。

治療

膀胱癌的種類
1. 移形上皮細胞癌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這是最多的一種,約佔所有膀胱癌的90%。在泌尿系統中的移形細胞癌,有90%是發生在膀胱,9%發生在腎臟內,只有1%是發生在輸尿管。
2. 鱗狀上皮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在膀胱癌中佔5-10%左右。它的發生多半與膀胱的長期感染、發炎、以及膀胱結石有關連。
3. 腺癌 (Adenocarcinoma):
最少的一種,約佔膀胱癌中2-4%。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膀胱癌的分期
膀胱癌依病理組織分期可分為零期到第IV期。
◆ 零期:
又稱為表淺性膀胱癌,是非常初期的癌症。癌細胞只侷限存在於膀胱表面的黏膜層內。
◆ 第I期:
癌細胞的侵犯已穿透了表面的黏膜層,但尚未深入到膀胱壁的肌肉層。
◆ 第II期:
癌細胞已侵犯到膀胱壁的肌肉層,但尚未深入到膀胱周圍的脂肪組織。
◆ 第III期:
癌細胞已侵犯到膀胱壁的肌肉,並且也穿出到膀胱周圍的脂肪組織中。
◆ 第IV期:
癌細胞已穿出膀胱壁的肌肉、脂肪層之外,並且合併有附近淋巴結或遠端器官如骨骼、肺的轉移。
該如何治療膀胱癌
膀胱癌的治療方式會因癌細胞侵犯的範圍而有很大的差異,對於零期及第I期的膀胱癌,一般只需用膀胱鏡將腫瘤刮除。不過,病人事後仍要定期作內視鏡檢查,預防復發。如屢次復發或很難用內視鏡刮清癌細胞時,會考慮使用抗癌藥物灌入膀胱內以消滅癌細胞。
◆ 零期與第I期:
可使用內視鏡將病灶切除,或電燒、雷射燒灼皆可。這樣的手術方式的優點是可以將膀胱保存,但缺點是有比較高的復發機率,因此對於細胞分化較差和多發性病灶或是侵犯較深的癌細胞需要再給予膀胱內化學藥物灌注的治療或是膀胱內免疫療法(BCG卡介苗)來降低復發的機會。
◆ 第II期:
可先行以內視鏡將癌細胞切除,如果腫瘤切除的不完全或癌細胞的分化較差時,則必須將膀胱部分切除或全切除。
◆ 第III期:
此期的病人必須採取較廣泛的治療方式,包括將膀胱全部切除或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若採取膀胱全部切除,則需同時切下一段大腸或小腸來取代膀胱的功能。由放射線治療或化學療法來控制疾病的進展。
◆ 第IV期:
此期別的病灶已屬於全身性的問題,需藉由放射線治療或化學療法來控制疾病的進展。
手術治療
一、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切除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TUR)
是零期或I期膀胱癌的標準治療法。手術時採半身麻醉即可,手術時間短,流血較少。膀胱鏡經由尿道進入到膀胱內,將癌細胞切除並以電燒灼法殺死周圍殘存的癌細胞。手術後需平躺休息6小時,會有導尿管留置,需每日喝水3000cc以上,以防因血尿而造成尿管阻塞。當尿管拔除後仍容易有短暫的解尿困難、疼痛感,故需多喝水、勿憋尿、勿劇烈運動,術後一個月才可恢復性生活。
二、膀胱燒灼手術(Open coagulation)
當腫瘤的位置不容易以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切除術進行時,則可以全身麻醉方式採開膀胱燒灼的手術,其注意事項同上。
三、膀胱切除術
當膀胱癌已經侵犯到深層的肌肉或超過膀胱周圍的脂肪組織時,則可依據腫瘤的大小、位置、侵犯程度,考慮採行膀胱局部切除術(Partialcystectomy)或根除性膀胱全切術(Radical total cystectomy)。

分述如下:
(1) 膀胱局部切除術(Partial cystectomy):
當膀胱癌的形態屬於低惡度並且侵犯單區的膀胱肌肉層時可採用此方法。手術後可會現頻尿的現象,但一般是屬於短暫性的。
(2) 根除性膀胱全切除術(Rodical total cystertomy):
適用於癌細胞己侵犯至膀胱肌肉壁且己侵犯超過一個區域以上時。切除的範圍包括整個膀胱及其周圍的淋巴結、部份尿道與鄰近可能受侵犯的器官、組織,在男性包含前列腺、儲精囊、輸精管,女性則包含卵巢、子宮、輸卵管以及部份陰道,這樣的手術可能會造成不孕與性交障礙的問題。
為了把癌細胞清除乾淨而必須將膀胱全切除時,體內就沒有膀胱可以貯存和排泄尿液了,因此在進行根除性膀胱全切除術的同時,會做膀胱重建或尿路改道的手術來取代原有尿液收集或排出的功能。

常見的膀胱重建或尿路改道術包含以下二種:
(1) 迴腸造口術:
此方法較簡單、安全,直到現在仍廣為使用。手術方法是在膀胱移除的同時取下一段迴腸,一端接在兩條輸尿管的下段,另一端則拉出到腹壁上做成一個新的開口,以利尿液的排出,這樣的開口我們又稱為造瘻口。但手術後需長期在腹部外的皮膚上使用尿液收集袋,以收集隨時排出體外的尿液。
(2) 人造新膀胱:
主要適用於腫瘤侵犯到肌肉深層,且沒有尿道、攝護腺的侵犯,而必須進行膀胱全切除時。因手術費時約五八小時,故一般多用於七十歲以下的病人。此手術方式是切除一段迴腸或乙狀結腸,曲折成W型後再切開、縫合成一容量可逹300~400cc的囊袋,將兩側輸尿管接到新膀胱上再將新膀胱的另一端接到原來的尿道或肛門上。術後病人需利用腹壓來使新膀胱收縮讓尿液排空,如果小便訓練成功,多數病人在手術後大約三週就可正常解尿,但是夜間偶爾會有漏尿的情形。而由乙狀結腸所做成的新膀胱,則可利用肛門括約肌來控制排尿,讓尿液直接從肛門被排出,這種新膀胱一般對女性較為適合。此一手術方代的優點是可以降低使用留置導尿管或外用蓄尿袋所導致的感染與不便,且可減少參與日常社交活動上的限制。
免疫療法
又稱為生物療法,臨床上證實卡介苗(BCG)可用來治療表淺性的膀胱癌,可以增進全身及局部免疫力,逹到抑制癌細胞的效果,進一步逹預防膀胱癌的復發。方法為每週治療一次並且持續六週,作法是將卡介苗液體經導尿管由尿道灌入到膀胱內,藥物需停留在膀胱約兩小時,然後再排空膀胱。

治療時局部最常發生的副作用,包含膀胱疼痛、血尿、頻尿等症狀,一般約持續12天左右大多可得到改善。而最常見的全身性副作用有輕微發燒、類似感冒般症狀或感到疲倦。
放射線治療
膀胱癌的治療組合中,外科手術切除仍是治療團隊的主角,放射線治療主要作為外科手術後的輔助角色,或部分特定病人作為嘗試保留膀胱合併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的組合,或是面對己轉移的癌病引起局部不適症狀時,減輕症狀的姑息治療。

由此可將膀胱癌的放射線治療區分為膀胱切除術後的輔助治療、保留膀胱的測試性治療和轉移癌症或無法切除腫瘤的症狀緩和治療。
一、膀胱切除後的輔助放射線治療:
第II期以上的膀胱癌,因癌細胞己侵犯到膀胱肌肉層,所以在手術方法上無法以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切除術清除乾淨,因此必須以根除性膀胱全切除術為標準療法。手術切下的膀胱及骨盆腔淋巴結需進行病理切片檢查,以了解癌細胞是否侵犯超過整層膀胱壁,甚至侵犯膀胱外的軟組織或其他器官,或是否轉移到骨盆腔淋巴結。如果病理檢查呈現上述幾種情況,代表癌細胞的量較大,即使完切除後,仍需顧慮癌細胞殘存的風險。

手術後復原至五~八週時,可能會考慮加入輔助性的骨盆腔放射線治療,以降低局部復發的風險。不過由於膀胱癌經手術切除膀胱後,局部復發並不是最常見的復發型態,因此手術後是否使用輔助性的骨盆腔放射治療,必須由泌尿科醫師與放射線腫瘤科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出決定。這類放射線治療通常採取每天一次,每週五天的照射,療程長短依照放射線的劑量而定,大多在五~八週之間。
二、膀胱保留治療組合:
第II、III期膀胱癌的標準治療是膀胱切除術,但失去膀胱會降低生活的品質,有時會讓病人在面對選擇最好的治療方式和影響生活品質之間困擾不已。近十多年來歐美已嘗試在這些病人當中,利用對治療的反應性,挑選出可能採取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而免除切除膀胱的病人。這樣的治療設計並非在每個醫院都有進行,必須在泌尿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和腫瘤內科醫師的密切配合下,才能訂出確保品質的治療組合。

病人通常要先接受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切除術,將肉眼可見的膀胱腫瘤清除,經過數週的時間,膀胱內的傷口復原後,開始合併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
  • 持續四~五週中等劑量的骨盆腔放射線照射,並同時給予化學治療。經過這些治療後,需要作膀胱鏡檢查是否有任何膀胱腫瘤復發的跡象,以作為腫瘤對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是否有反應的指標。如果此時沒有任何腫瘤復發,則表示腫瘤對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的抑制反應良好。
  • 使用全劑量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可以免除膀胱切除的機會較高,此時病人繼續接受為期再三週左右的放射線治療及合併化學治療,並逐步縮小照射範圍至膀胱及腫瘤,以減少高劑量放射線對附近直腸的傷害。這就是依反應評估選擇性的膀胱保留治療組合。相反地,如果中劑量放射線治療後膀胱鏡顯示有腫瘤復發,代表腫瘤對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的反應不佳,應停止膀胱保留的嘗試,此時病人仍必須接受膀胱根除術。這樣的治療因為搭配了依治療反應的高度選擇性,必須在醫師充分了解合適性後,在觀察追蹤下進行,也因此並不是所有醫院都進行這類的治療組合。
三、轉移癌症或無法切除腫瘤的局部症狀緩和放射線治療
部份病人在診斷膀胱癌時或治療後的追蹤期間,發現(1)腫瘤侵犯範圍太廣而無法切除(2)病人的身體狀況無法承受手術(3)癌症已轉移到肺臟或骨骼而蔓延全身時,此時治療的主角為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只用在局部腫瘤引起症狀時,緩和症狀的需要,如膀胱腫瘤出血、淋巴結轉移腫大引起的壓迫症狀或骨骼轉移引起的疼痛等。

這類的放射線治療因應情況種類較多樣,使治療劑量也不完全相同,基本仍是每天一次,每週五天的放射線治療,只是療程的長短必須依照劑量的高低而定。

每天進行的放射治療,如同照X光一般,在治療的十分鐘內並不會有任何察覺,然而每日劑量的累積,使療程進行。

三、四週後,接受骨盆腔治療的病人會發生腹部絞痛或拉肚子的暫時性反應,這樣的症狀是由放射線所引起的,在療程結束後兩三週會逐漸緩解消失,症狀緩和前也可以由醫師開立藥物減少不適感。由於膀胱是治療的目標,部分病人可能在療程進行兩三週時出現解尿疼痛或頻尿的症狀,這樣的症狀也可以藉由多喝水來增加排尿量,或使用藥物來改善,泌尿道症狀多在療程結束後一至三週內消失。除了上述的腸道及泌尿道症狀外,其他可能的症狀則是依照放射線照射的區域而定,這些症狀並不會發生在照射範圍以外的地方,應該詢問放射腫瘤科醫師以作進一歩的了解。

放射線治療也可能在治療結束後半年至數年後發生長期的副作用,但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會發生。膀胱癌放射線治療的長期副作用只發生在使用劑量較高或特殊體質的病人,使腸道或膀胱受到放射線的傷害,而出現血便、血尿或是來自於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後腸沾黏阻塞。由於這些長期副作用的發生機率並不高,不需要畏懼這類風險而延誤應有的放射線治療。若不幸於追蹤期間出現這些副作用,也應該配合醫師的治療,以安全度過這些副作用。

放射線治療是使用高能量射線去破壞癌細胞並使它們停止生長。放射線是屬於只影響治療部位的癌細胞,可以與手術或化學療法合併使用。當膀胱癌擴散到其它器官,放射線治療也可能用來緩解癌症所引起的症狀。

放射線治療的方式通常每週五天,總療程需持續5~8星期。治療是將一個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植入物經由尿道或手術放入到膀胱內。當植入物放入體內後,一般須住院數天並且減短訪客探訪的時間,以免造成訪客暴露在放射線物質之中,當放射線植入物被移出體內後,體內就沒有任何放射性了。

接受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是依照治療部位及劑量而定。一般在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可能會變得很疲倦,特別是在治療的後幾週。其它常見的合併症有放射性膀胱炎、頻尿、夜尿、腹瀉、放射性直腸炎、膀胱潰瘍、出血、以及性能力受到影響,例如女性會感覺陰道乾燥,男性則可能會有勃起困難。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是使用抗癌藥物去殺死癌細胞,它可能使用一種藥物或多種組合式藥物來治療膀胱癌。化學治療可能單獨使用或合併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會因為藥物的種類及劑量而有所不同。

一般給藥的方式可分為膀胱內化學治療與靜脈內化學治療:
一、膀胱內化學治療:
此治療適用於第1期膀胱癌,其治療方法是將抗癌藥物用導管經尿道灌入膀胱內,所使用的藥物包括Thiotepa、Mitomycin-C以及Adria-mycin,之後讓藥物停留再膀胱內數小時而達到殺死膀胱內癌細胞的目的。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副作用包含有:因刺激膀胱而造成的一些不舒服或出血,以及因Thiotepa所引起的白血球降低;Mitomycin-C所引起的化學性膀胱炎、生殖器周圍皮膚的刺激性紅疹。
二、靜脈內化學治療:
屬於全身性的治療使藥物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副作用可能包含有:食慾降低、味覺改變、噁心、嘔吐、掉髮、口腔黏膜潰瘍、性慾降低、腎功能異常與白血球降低所發生的感染,這些副作用通常都是短暫的的問題並且會在化學治療結束後漸漸消失。

相關醫療照護

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後護理
  1. 意識、生命徵象、攝取量和排出量的測量,手術後會有尿導管留置和生理食鹽水沖洗膀胱。
  2. 觀察有無膀胱漲,想解尿、尿量減少的情形及小便顏色;當導尿管留置及生理食鹽水沖洗膀胱,麻醉退後會有想大便和小便的感覺(若尿量正常,但想解尿,主要因尿管於膀胱內,膀胱會感覺有異物,所以會一直收縮膀胱,而有尿意感)。如發現小便沒有出來及膀胱脹有尿意感,或沖洗的生理食鹽水不滴,可能膀胱有血塊塞住尿管,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協助處理。
  3. 尿管護理:
    保持導尿管密閉引流及通暢。一般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後,留置導尿管的時間約5~7天左右,導尿管拔除後會有頻尿、解尿時感疼痛、小便控制差等症狀,此乃膀胱壁及尿道黏膜在手術時的損傷未完全癒合所致,因此一有尿液則會刺激到膀胱及尿道,小便即無法控制而解出,這些症狀在一段時間後慢慢會減輕。導尿管拔除後,膀胱在建立肌肉張力過程中,膀胱無法完全排空,容易發生膀胱炎,如果發現小便顏色不正常、氣味異常或小便中有沉澱物時,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飲食:
手術後的調理更是該慎重的,對於膀胱癌手術後的飲食建議是可以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的,油膩的也是不要吃的,注意以清淡的飲食為主的好,也是可以吃點新鮮的水果蔬菜的,一些淡水魚蝦也是建議使用的,注意手術後不要太勞累的好。

對於膀胱癌手術後的情況,飲食上的調理是重要的,還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上的一些習慣,注意手術後也是可以適量的運動的,注意運動最好是可以不要太累的好,如果情況還是沒有緩解的,就是需要到當地的腫瘤醫院進行檢查的好。
膀胱內化學治療注意事項
  • 灌藥完2小時後排小便時,病人需坐馬桶解小便,勿半蹲懸空,以免尿液噴濺以及藥物沾染會陰部。
  • 解尿時會有輕微疼痛或血尿,此為藥物副作用常見的現象,第一次排尿後儘量喝水,一天水份攝取2500-3000cc,以利藥物由尿液排出(若疾病需要特殊限水之病人,需依醫囑建議攝水量)
  • 解小便後請先用衛生紙擦拭會陰部後將衛生紙丟人馬桶內,再清洗會陰部及洗淨雙手。
  • 灌藥解小便後6小時內的尿液需用未稀釋之2瓶蓋漂白水(約40-50㏄)浸泡15分鐘後沖水3次。
  • 為避免藥物影響您的性伴侶,治療期間若有性行為請使用保險套,且灌藥後48小時內避免性行為。
  • 若有發燒體溫大於38.5度、畏寒、感冒症狀、疲倦、關節疼痛、皮膚癢、尿急、嚴重血尿或尿液無法自解,請與您的醫師聯絡。

自我照護

膀胱癌在最近十年內一直是國人男性十大癌症之一。也是台灣地區國第二常見的泌尿系統癌症。當病人得知罹患膀胱癌後,大多數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從震驚、難以接受、氣憤、恐懼、失落、退縮到接受疾病,反應的強烈程度及時間的長短都會因人而異,這些情緒和感受是人面對危機時一種自我防衛的心理反應,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長期的心理情緒困擾,會壓抑人體的免疫系統,使病人容易感染疾病,降低了抗癌的能力。因此適當的資源協助可以幫助病人及其家屬瞭解心理情緒上的問題,以提高面對疾病的能力。

在面對疾病的調適過程中,盡量保持身心平衡的生活,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可以多與瞭解自己的人談心,來抒發內心的感受,穩定情緒;並且爲自己設立一些簡單的目標來增加自信心,例如:培養一些興趣,做適合自己體力的運動,加入義工行列等,逐步的將目標實現。此外親朋們以及醫護人員也是很大的支援系統,當您擁有助益性的資訊與支援服務時,因應、調適這些人生的挑戰常會變得比較容易些。

由於早期發現的表淺性膀胱癌有80-90%皆可治癒,若確定您已患有膀胱癌時,請盡快接受治療,切勿拖延,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

膀胱癌的預後與腫瘤侵犯的分期有很大的相關。

零期及第I期利用電燒或經尿道切除者,預後很好,但易再復發,腫瘤再復發則是膀胱癌的一個特性,因此定期追蹤檢查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病理型態中屬於移形性上皮細胞癌的亦顯示有較好的存活率。

再膀胱癌的治療過後的追蹤上,對表淺性膀胱癌的最初兩年,為防止疾病復發,周期性的膀胱鏡檢查應每三個月做一次,之後的兩年內每六個月做一次,若無復發則可改為每年一次的追蹤即可。此外定期的追蹤檢查包含尿液檢驗、血液檢查、電腦斷層掃描、胸部X光攝影或其它檢驗。定期的追蹤檢查可以發現健康上的改變,當癌症復發或其它的問題發生時則可以被盡快治療。

由於膀胱癌與個人的工作環境及嗜好有密切關係,因此事先的預防是必要的。預防之道是避免危險因子,或減少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戒煙是最主要的方法。國人常有自行購買成藥服用的習慣,用藥一定要按照醫師的處方或進一歩限制非處方藥物的取得。在苯胺工廠工作的工人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尿液檢查以及膀胱鏡檢查並增加工作場所的通風以減少有毒物質的濃度,此外在接觸某些物質如油漆、染料時需先做好防護準備,例如戴口罩、戴手套。烏腳病地區的預防就必須從飲食著手,全面改用自來水,避免使用井水將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此外,每天應多喝水,尿量維持兩千西西以上可減低致癌物質在膀胱的濃度,而時常排尿也可能降低其致癌性。

營養叮嚀
◆ 良好的營養狀況好處
  • 能抵抗治療產生副作用,才可對抗腫瘤治療。
  • 維持體力,防止身體耗損。
  • 增強免疫力。
◆ 吃的時機
  • 訂下吃正餐和吃點心的時段(7、10、12、15、18、20點),時間到了就吃。
  • 兩次治療之間或下次治療之前。
  • 隨時感覺到餓或想吃東西時。
◆ 吃的注意事項
  • 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一日6餐以上),勿一次進食過飽。
  • 餐間勿喝下太多的湯或水,以免過度飽脹(餐後1小時再攝取水份)。
  • 隨時準備點心或飲料,好方便補充營養。
  • 用餐後適度活動,促進腸胃蠕動(如:散步)。
◆ 吃的有趣
  • 請朋友或家人幫忙準備餐點,讓親友陪您一同用餐。
  • 愉快的進餐環境(如:餐桌、小餐具等)。
  • 欣賞有趣的電視節目或悅人的音樂邊吃飯。
營養重點
  • 維持理想體重。
  • 均衡攝取六大類天然食物(包含全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低脂乳品類、豆魚肉蛋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 治療期間可能有腹瀉
如您有腹瀉現象(一天內發生超過三次未成形的排便)
  1. 以少量多餐方式取代一日三餐。
  2. 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
    • 腹瀉期間應多攝取足夠的液體以補充身體中水份的流失量。維持水份電解質平衡,多攝取水份,防止脫水
    • 因為腹瀉會導致體內鈉離子與鉀離子的流失,應補充含有鈉及鉀離子的食物,例如:運動飲料、柳橙汁、葡萄汁、蔬菜汁、香蕉等。可選擇含鈉、鉀量高的液體或食物,適合的食物選擇如:香蕉、水蜜桃、馬鈴薯泥等。
  3. 避免攝取油膩、高纖維或含刺激性成份之食物。
    • 限制含纖維量高的食物,如生菜及水果,含纖維量高的蔬菜有:如生菜、粗菜梗、 玉米、豌豆、胡蘿蔔、乾豆類、花椰菜等。
    • 限制含咖啡因的食物及飲料;如咖啡、濃茶、可樂及巧克力。
    • 避免濃烈的調味料如:胡椒、咖哩、辣椒。
    • 避免溫度太燙或冰冷的食物及飲料,液體食物攝取以室溫為宜。
    • 避免攝取易產氣的食物,如碳酸飲料、易產氣之蔬菜、口香糖(尤其是無糖口香糖)。
  4. 限制奶類及乳製品的使用。
  5. 多攝取低渣、軟質、高鉀、好消化的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低渣的食物,如優格、白米飯或麵條、白麵包、白吐司、馬鈴薯、米糊、麥粉、成熟香蕉、葡萄汁。好消化的高蛋白,如:去脂雞肉、蒸或烤的魚肉、瘦肉、水煮蛋等。富含果膠之食物,如蘋果泥、香蕉等皆有緩瀉效果。
  6. 益生菌增加腸道中的有益菌,可改善腹瀉的症狀。
  7. 急性腹瀉後,可改用清流質飲食。清流質飲食可補充腹瀉期間身體水份的流失並讓腸道休息。但不超過2天食用清流質飲食
  8. 若選用添加麩醯胺酸的產品,需注意以<40℃溫冷水或果汁沖泡,半小時喝完。
  9. 腹瀉問題持續或更嚴重,糞便有不正常顏色、氣味則應即刻詢問醫師。



Copyright ©2009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

地址:622嘉義縣大林鎮民生路2號 電話:05-2648000